跨越世纪的命运史诗
碰撞经典的先锋改编
解构时空的当代美学
共谋浪漫的炸裂演技
独一无二的少数幸福
《红与黑》2022全国巡演正式启程!
3月13日,当保利剧院传来接连不断的掌声时,标志着史诗巨制《红与黑》2022年巡演首站在北京圆满落下帷幕。3月9日至3月13日,超过七千人走进《红与黑》勾勒的世界中,在初春时节经历了一场跨越时空和命运的荡气回肠的历险,寻找到藏在历史深处的幽微人性踪迹。
《红与黑》即将踏上巡演旅程,越来越多的观众将要在爱情与人性的洗礼中,加入“少数幸福的人”之列。
跨时空对话
《红与黑》作为司汤达的百年巨著,始终是文学史上一座屹立的高峰,开创了“心理小说”和“现实主义”的先河。而面对高峰的孟京辉却秉持着艺术家的勇气,将挑战视为一件刺激的事情,让《红与黑》中思想与情感的文明之光顺着时代蜿蜒而上,在当下重新焕发光彩。
膨胀性延续
《红与黑》作为一场孟京辉与司汤达跨越时空的对话,不是孟京辉对司汤达的亦步亦趋,而是在精神尊敬之上完成个人的注解和解构,同时注入尼采、莎士比亚、卡伦·霍妮、席勒、康德、歌德的力量,让这个起始于原著的故事以一种延续文明的膨胀性状态存在,人们可从中采撷丰富的思想果实作为精神滋养。
身份的追寻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都面临最重要的两件事,一个是扮演,一个是自我身份的追寻。《红与黑》最重要是讲述了个人成长和自我荣耀之间的交战过程,反复的扭结和纠缠促使着于连最后站到了一个新高度,去审视过往的一切。如果没有这种身份的追寻与求索的艰难过程,没有舒适沉沦与奋起抗争之间的生死抉择,那相比宇宙人类蜉蝣般的存在也就没有了意义。
成长史诗
一个人必须成长,有的时候要像动物那样成长,有时候像植物那样成长,有时快有时慢,但是都得成长。《红与黑》以3小时8分钟描绘了于连的心灵成长史,但又在起承转合中映射出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每一次微小的心动,每一步前进与退缩,每一场自我的交锋,都以极具张力的方式清晰地呈现在舞台上,带着观众离地起飞,奔赴一场不曾有过的成长体验。
累积与探求
从导演到演员,从去年乌镇首演到今年北京,《红与黑》在时间的累积和加持中越发闪耀着思想的光芒。
孟京辉称,排练过程中对它有不同层次、不同时刻的完全不同的理解,它们堆积起来成就了一种探求的精神,从古老当中寻找新鲜,从过去找到现在。同样,演员们对角色的认识也得益于一场一场的演出积累,从误解和偏见中走出,以十足的爆发力和感受力诠释多层次的人物细节。
超越爱情
量变达成质变,梅婷、张弌铖、罗欢与空花组共同摸索与累积,以突破极致的表演状态超越了爱情,也超越了你我。
在梅婷的演绎下,德·瑞纳夫人从麻木中挣脱出来,在爱中救赎自己和他人。张弌铖则以收放自如的表演带领观众走近于连:一个理性、迷茫、真诚、自卑的“人”。罗欢以势不可挡的能量赋予玛蒂尔德一种热情和悔恨交织的特质,在理智和情感间进行殊死较量。“空花组”创造出《红与黑》的众生群像,他们作为时代的倾诉者和反对者,将故事推向高峰。
空间拓展
空间的拓展是由百根巨型钢铁完成的,众人穿梭在亦真亦幻的欲望楼阁中,在象征人类智慧却被囚禁的“大脑”前驻足观看,目睹精神力量冲破层层束缚在故事间蔓延开去。
当众作画
光影布下层层超现实迷雾,音乐传递出情绪的秘密和暗语,实时影像让于连、德·瑞纳夫人、玛蒂尔德交织重叠,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纪穿过现实生活如约而至。
孟京辉把戏剧的现实空间感和虚拟空间感合并在一起,在“当众作画”中让观众感知到一个更宏大更神秘更美丽的精神世界。
史诗巨制《红与黑》不仅是一场孟京辉与司汤达跨越时空的对话,更是一场观众与作品的灵魂交流。观众在3小时8分钟的故事中看到了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自己,促使《红与黑》的诠释空间愈发充裕。
激烈袒露的表达
丰盛,全方位的充沛:人,语言、形体,繁盛的台词和进入的表达;声,锅瓦瓢盆、人声、电子乐,打底的咚咚背景音、圣歌;光影,红光、画和台词的影像;景,架子楼、雕像、棉絮、书本;色,红色,余连的红色、夫人的红色。于连真是一个复杂的人,真是一个丰富的故事,爱情、道德、阶级、权力,对肉体的崇拜,尤其特别喜欢的几处,演员现场换装(特别是第一次还有清理现场的工作人员、衣架)、司汤达“真实,残酷的真实,献给少数幸福的人”。最后一场三位主演在台下表演同时在屏幕放大,男主演还以于连身份来到二楼看台。这是我印象中喜欢的孟京辉,激烈袒露的表达,崇拜真实抵御道德,音乐光影布景不拘一格,充满自由的想象,确实“先锋”这个词形容他和他的剧很贴切。
(观众——tracyl)
振聋发聩
爱情真的是一件很水仙花的事,对于连、德瑞纳夫人、玛蒂尔达小姐都是如此,他们爱的是他者,还是深陷爱情中自以为卓尔不群的自己?对于在群体中自我独特性被抹杀的个体而言,为爱而死好像是最简单的能让自己异于众人的浪漫主义方式了。玛蒂尔达最终像她的先辈玛戈皇后一样抱着情人的头颅,她是什么心情,有没有被自己感动到?
要是生活像戏剧一样在高潮中就能戛然而止就好了。戏剧和爱情都是逃避现实的工具啊。
歇斯底里的玛蒂尔达好像自己。
整部剧好孟京辉啊,需要用这是一部孟京辉的话剧而不是这是司汤达的《红与黑》的期待去看。群演的怪诞行为、舞台布景灯光、煽动情绪的音乐、幕布上明示剧情发展的画作、跟拍摄像投影在幕布上,一切的表现形式都为了让这部距今快两百年小说中的故事变得更为震撼。结尾时关于爱情肉体性欲的讨论振聋发聩。
(观众——夏日葵)
打破传统叙事
终于看上了《红与黑》,如果只有一句观后感,那就是你永远可以相信张弌铖。舞台通过钢架完成空间切割,同时用追光把演员圈在框架之中的画面表达太悦目了。就像在看一幅动态的舒展的油画,同时又会想起希区柯克的《后窗》。整出戏最喜欢的两个地方一个是幕布放下,用光影的远近交织,讲述于连和德莱纳夫人之间的恋爱;另一个则是身着现代西装的德·瑞纳夫人站在演讲台后面为玛蒂尔德的分裂做旁白。最后半小时当演员走近观众席,用跟拍投屏的方式,完成人物间的对话,幕布上除了灰白两色之外,只有德·瑞纳夫人的一袭红衣,热烈而高贵。尽管对孟京辉的种种评价里,总是少不了形式大于内容的声音,但这种打破传统叙事手段的表现方法真的在我的审美上疯狂起舞,话剧的质感在结尾被推至高潮。虽然就话剧改编而言,我不是很认同以三角恋作为切入重点进行解构,但当张弌铖高亢中略带沙哑的声音忽远忽近将我包围起来时,也还是甘愿对幕布上那个深情的讥诮的冷漠的热切的于连投降。还是非常值得去看,一个非典型空花风的孟京辉话剧。
(观众——小小萌x)
撕碎的爱情
老孟的《红与黑》188分钟不停歇
梅婷,我心中的德瑞纳,高贵优雅纯真勇敢,却与爱情同归于尽;罗欢,她就是那个神经病玛蒂尔德,天使面庞邪魅可悲的灵魂;张弌铖,精神上的于连,入木三分,但不是我心中的皮囊。钢架的舞台,迷幻的灯光,刺骨的对白,莫名的笑点,诡异的衔接…我不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但能感受到人的伪善,乖张,粗鄙,趋名逐利。德瑞纳夫人慢慢掏空了一只鸭绒枕,就像掏空了自己。一把一把的羽毛洒向空中,我抬头看着射灯光道间飘乎的无所适从的白色绒毛轻轻落向我,一如她撕碎的爱情…
(观众——麦子)
个人艺术解读
前3/4紧密布局,以红与黑的故事背景为画布,悄然将爱情线抽离出来,摒弃了詹森派、雅各宾党等政治线。眼前一亮的是加入了《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桥段,为人物行为做性格背书。
后1/4突然巨大的能量迸发出来,将前面的丝网收紧。突然意识到,孟导根本没想亦步亦趋的将司汤达的《红与黑》一幕一幕搬上舞台,而是直接拿过来进行属于他个人的艺术解读,即于连、德瑞纳夫人和玛蒂尔德行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是什么驱动了他们这么做的?
答案呼之欲出,是情欲、是嫉妒、是兽性!孟导对这部戏做了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德瑞纳夫人因为肉欲而生恨,又因为恨而回归爱;玛蒂尔德因为崇拜个人英雄主义而精神统御肉体,因而显得神经质;于连依旧是个殉道者,不过他殉的不再是时代与命运,而是情欲,最高的身体情欲——死亡,以死亡换取最崇高的快感,追求最极致的情欲释放。
随着于连人头落地,谢幕,散场。我相信很多人会义愤填膺。可这恰恰是孟导想表达的,不需要那么宏伟的目标,为了爱而死,为了情欲而死,也不枉此生了吧。
TO THE HAPPY FEW PS:张弌铖秀了一波美声唱段,怀疑还是师从油管hh;孟导谢幕时候磕到了右脚,单腿蹦着上去的。
(观众——Sincere)
超越以往声画体验
《红与黑》太值了!3小时零8分钟获得了超越孟氏以往话剧的所有声画体验,极具震撼的光和影子的使用和舞美效果,就像在看一场奇幻哥特剧。四幕最震撼的戏,一是于连和德瑞纳夫人的缠绵,在舞台上可以把情欲戏设计的如此之美,影子配合多媒体屏幕上的欧洲油画,美得让人起鸡皮疙瘩;二是德瑞纳与于连的告别,棉絮在梅婷背后飘飘飞起,脆弱与挣扎感美得让人想哭;三是于连企图杀死玛蒂尔德,配乐和张弌铖手拿光剑的影子,黑化与疯狂得恰到好处;四是最后三个主角的对白,大银幕实时的看到三个主演的微表情,张弌铖时而如卑微祈怜的小狗,时而如脆弱又高傲的孔雀,最后彩蛋外加空花组最耐听的唱段。
买了二楼票本来觉得亏大发了,没想到张弌铖结尾独白竟然跑上二楼,十分钟的大段长台词性感的声音帅出天际了。此外打捞一下玛蒂尔德罗欢,空花和犀牛没有太注意到的小护士,竟然有如此强的爆发力和张力,让我爱的难以自拔。
(观众——怪兽红肠)
唤醒基因记忆
孟老师的红与黑,麦芽香裹挟着飞溅的啤酒沫扑面而来,德瑞纳夫人枕头里的羽毛眼前飘落,大场景的巨幅光影值得留下每一帧,无奈不能使用大脑之外的方式保存声光电。粗粝的感官在戏剧舞台的张力面前完全打开,情绪逐渐拉满后,大段独白才得以承接,舞台只是指引,真正的戏码是被唤醒的基因记忆,人类永恒的主题,爱。
(观众——MrLeft先生)
(部分评论有删改)
少数幸福
走进剧场成为“少数幸福的人”,寻找到关于成长、关于爱情、关于你我的答案。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推荐新闻
Recommended news
版权所有: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1号新保利大厦25A 电 话:(010)64082666 邮 箱:blwh@polyculture.com.cn
传 真:(010)64082662 邮 编:100010 京ICP备0501412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5869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 SEO标签
版权所有: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1号新保利大厦11层 电 话:(010)64082666 邮 箱:blwh@polyculture.com.cn
传 真:(010)64082662 邮 编:100010 京ICP备0501412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5869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 SEO标签 点击查看营业执照
关注公众号